來源:流云科技網
——訪廣東銀納3D打印球形鉭粉開發歷程
“做材料,關鍵是要依靠技術沉淀和積累。”談起球形鉭粉的開發過程,廣東銀納總裁楊熾洪似乎深有感觸,“廣東銀納成立的時間雖然不長,但事實上我們從09年開始已經進行了近10年的技術開發。”
楊總裁帶著記者參觀了一代到三代制粉設備,以及最新的難熔金屬專用制粉機,“我們在15年完成絲材氣霧化核心技術的突破,一直在根據前沿應用市場變化進行迭代研發,從納米粉末、常規3D打印微米粉末到現在的難熔金屬粉末。”
“研發當中最大的難題是和市場需求對接,銀納專注于高端領域,找到前沿的應用場景。我們成功與廣東省一個軍民融合研究所對接,切合他們的需求,進行產品定制。”楊總裁將記者帶到了產品中心,記者終于見到了這種前沿材料的真容。
當記者第一次拿起手上這一瓶金屬粉末的時候,馬上感受到粉末非常的重,輕輕晃動,感覺到粉末像水一樣隨之起伏、流動——這就是廣東銀納所生產的3D打印專用鉭粉。“我們的松裝密度非常高,達到9.84g/cm3,接近鉭金屬塊密度的60%,所以瓶子雖然小,但拿到手上仍然覺得非常沉。”銷售經理葉先生介紹稱,“同時,這個粉末流動性非常好,所以你會覺得像水一樣,流動非常流暢。另一方面,在超細粉末粒徑范圍中,高球形度的物理特性使粉末具有更好分散性、更大的比表面積,使粉末使用效果更穩定、優異。”
“在研發過程中,我們克服了兩大難題,一是保證高球形度的前提下,有效地控制粒徑;二是將工藝固化,實現穩定高效的工業化量產。”楊總裁說,“我們對自己的制粉工藝進行了摸索和改進,開發出了新一代專用機型;從原材料、工藝參數、操作規程等多個方面進行了驗證和規范。”
在
線
客
服